公司新闻
微视点 | 阳朔林业碳汇试点书写生态价值转化新篇章
发布时间:2025-11-20 08:10:34 【字号:

编者语:

漓江蜿蜒绘就自然之美,阳朔奋进书写发展新篇。在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关键征程中,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建设既是重要载体,更是生动实践,承载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使命,也寄托着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回溯历史,“临阳联队是不可战胜的”精神早已融入阳朔的血脉,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的力量源泉;立足当下,在这份精神的感召下,“先导区是战无不胜的”信念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——当前,阳朔先导区建设正以蹄疾步稳的姿态向前推进,产业融合的活力持续迸发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,民生改善的成果不断涌现。每一项成就的取得,都离不开政策的科学指引,更离不开无数建设者扎根一线、担当作为的辛勤付出——他们是规划蓝图的设计者,是项目攻坚的践行者,是服务群众的奉献者,用实干与坚守为先导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为生动记录先导区建设的坚实足迹,充分展现奋斗者的精神风貌,我们推出《“建设阳朔先导区 建功桂林世旅城”特别报道·微视点》专栏。专栏将立足“小视角”折射“大发展”,以客观的笔触挖掘先导区建设进程中的亮点成效,以温暖的叙事讲述奋斗者的动人故事,通过有深度、有温度、有力量的报道,凝聚起全社会支持先导区建设的共识与合力,为“建设阳朔先导区 建功桂林世旅城”作出更大贡献!

“一定要呵护漓江,科学保护好漓江”习近平总书记对漓江的殷殷嘱托,成为阳朔县践行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的根本遵循。作为广西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试点县,阳朔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年接待游客超2300万人次的旅游市场优势,以碳汇开发和交易为载体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,让“含绿”的山水持续释放经济价值,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道路上书写阳朔新篇章。

“买一张门票,认一份碳汇,护一片山水。” 在世外桃源、龙颈河、如意峰等景区,这样的绿色消费理念正成为游客新共识。作为全国率先探索“碳汇+文旅”融合的地区,阳朔创新性推出“门票+碳票”机制,将林业碳汇与景区门票有机绑定,游客可自愿认购碳汇抵消旅游产生的碳足迹,实现“零碳旅游”体验。广西首批林业碳普惠产品预售仪式上,“漓江秀林”(阳朔一期)碳汇项目实现开门红,世外桃源、龙颈河、如意峰等5 家景区及单位现场认购 3760 吨碳减排量,为林业碳汇搭建起稳定消纳渠道,开创了“旅游消费 — 碳汇认购 — 反哺林业 — 提升生态”的良性循环模式,让“绿水青山”持续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,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的“阳朔样板”。

图片


漓江风光

作为首个试点项目的国营阳朔县大源林场,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工程,通过封山育林、种植经济树种等举措提升碳汇能力。该项目1.14万亩森林在2020—2024年监测期内累计吸收二氧化碳2.95万吨,预计20年周期内总减排量可达10万至12万吨,对应碳汇收益 600万—720万元。这些碳汇收益不仅将反哺林场日常管护、升级“空—天—地”一体化监测体系,更会通过“村集体+林场”联动模式,带动周边村落参与生态管护,让村民共享补偿红利,真正实现“叶子变票子、青山变金山、护林得实惠”的三重跨越。同时,阳朔与广西碳中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化合作,通过碳汇计量监测、项目开发全流程专业化赋能,为项目高效落地筑牢技术根基。

为让绿色发展之路走得更稳,阳朔强化顶层设计,制定《2025年“建设阳朔先导区建功桂林世旅城”全面提速提质年工作方案》,邀请中山大学编制专项行动方案,推动“文化+生态+国际”多元融合,逐步构建起具有全球辨识度的生态名片。

“每一张纪念封,都是一份生态承诺。”在阳朔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现场会上,与邮政银行合作推出的“碳汇+文创”纪念封、明信片首次亮相,将喀斯特山水风光与碳汇理念深度融合,让绿色发展理念可触可感,阳朔首个林业碳汇品牌“漓江秀林”的正式揭牌,标志着碳汇产品从单一交易向品牌化、价值化升级。如今,漓江沿岸的竹林诉说着碳封存的故事,西街的青石板丈量着低碳足迹,遇龙河的电动竹筏传递着生态价值,“漓江秀林”已成为“建设阳朔先导区 建功桂林世旅城”的绿色名片。

从石漠化治理后的满目青翠,到碳汇交易中的价值变现;从电动竹筏的绿色航行,到“零碳景区”的创新实践,阳朔正以生态智慧演绎着新时代的山水传奇。2024年,阳朔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.6%,漓江地表水水质保持Ⅱ类标准,旅游总消费突破 333 亿元,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向共赢。未来,这片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将继续深耕“碳汇 +”生态经济,让每一棵树木都成为碳汇使者,每一处山水都成为价值载体,在碳中和的时代考题中,书写更多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阳朔答卷。